当前位置:首页 > 游戏下载 > 正文

东营软件园构建数字经济新高地引领产业创新升级新路径

一、园区发展背景与定位

东营软件园构建数字经济新高地引领产业创新升级新路径

作为山东省首个国家级软件产业基地,东营软件园自2010年运营以来,已发展成为黄河流域数字经济的核心引擎。园区以“产业+配套、平台+生态、技术+赋能”为发展主线,聚焦石油信息技术、工业互联网、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,累计入驻企业超700家,汇聚数字人才6000余人,形成了覆盖软件研发、数字产品制造、智慧服务等全链条的产业集群。其独创的“一主三分”空间布局(主体园区+光谷未来城、互联网产业园等分园)及北京、济南“人才飞地”模式,构建了跨区域协同创新网络,为产业升级提供技术转化与人才支撑。

在政策层面,园区依托省级示范数字经济园区、山东省软件名园等20余项荣誉资质,推出“两免三减半”税收优惠、CMM认证补贴、人才公寓等专项政策,累计为企业争取超500万元财政奖补资金。2024年,东营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4.98%,增速居全省首位,软件园作为核心载体功不可没。

二、核心产业生态布局

东营软件园通过“龙头企业引领+中小企业协同”模式,打造了四大核心产业板块。一是工业数字化领域,引入海克斯康赋智中心、航天宏图等头部企业,为石油石化、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提供智能检测、工业软件服务,助力企业设备稼动率提升7%、检测效率提高30%。二是新兴技术应用板块,落地沃德数字谷等项目,集成EVTOL停机坪、智能机器人、远程医疗等场景,推动数字技术与康养、文化等产业跨界融合。

三是软件与信息服务集群,集聚卓智软件、合能科技等本土企业,开发出16个省级首版次高端软件,覆盖能源管理、地理信息等领域。四是平台经济创新区,依托华录集团运营的易数链产业园,搭建“一中心、五平台”生态网络,年产值预计突破20亿元,成为区域数字贸易枢纽。目前,园区已形成八大细分产业集群,年营收超40亿元,培育上市企业11家,规上企业19家。

三、数字化转型实践案例

在石油产业数字化方面,园区企业研发的“识油大模型”实现油井数据智能分析,工程师仅需输入指令即可完成生产跟踪,决策响应时间从数日缩短至分钟级。该技术已服务胜利油田等65家企业,入选山东省“产业大脑”试点。制造业领域,康宝生化等企业通过剥离数字板块成立独立公司,输出MES系统解决方案,帮助传统工厂实现90.7%的数字化转型覆盖率。

生活服务数字化创新同样亮眼。园区内开发的政务“高效办成一件事”平台,集成42个高频服务场景,企业开办耗时压缩60%;惠民应用如“萝卜Taxi”智能出行系统、柔性屏交互终端等,已渗透至社区管理、医疗教育等领域。2023年,万达集团依托园区技术支持,成为全国首个入选“数字领航企业”的地方民企,实现国家级荣誉零突破。

四、创新服务与安全保障

园区构建“六维一体”服务矩阵,提供从技术孵化到市场拓展的全周期支持。公共技术平台免费开放3D打印、云计算资源,企业可申请50%的知识产权费用补贴。人才培养方面,联合中国石油大学等高校开展订单式培训,设立“汇智学者”工程,累计引进泰山产业领军人才16名,柔性引进海外专家45人。

在数据安全领域,园区建立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节点,通过“服务券”模式补贴企业购买网络安全产品,2024年推动126个项目完成等保认证。配套层面,光谷未来城等载体配备双回路电力、量子通信专线,关键设备贷款享受贴息,确保企业研发连续性。

东营软件园构建数字经济新高地引领产业创新升级新路径,不仅重塑了区域产业格局,更成为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标杆。其“技术赋能+生态聚合”模式,为全国同类园区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。随着悦来湖15平方公里数字产业园的全面建设,这里正加速向千亿级数字经济集群迈进,持续释放创新驱动的澎湃动能。

相关文章:

文章已关闭评论!